WFU

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

《Women in Surgery》台下的功夫


作者:鄭伃書


致躊躇此路的學妹們:無懼外科,總有女人與妳同行!


很榮幸受邀在International Colorectal Surgery Forum-中國附醫年度舉辦的國際交流盛會,擔任「Women in Surgery」這個分段的講者。大會主席William Chen陳自諒副院長,首啟國內醫學會議,以「女外科醫師」為研討主題,邀請不同世代的女性外科醫師,從各個層面分享生存哲學與生活經驗。

很感激:一者,感恩自己能夠身在其中,這個機緣讓我從台下台上收穫許多;二者,感謝學習路上有貴人相助,或從課堂、實作指導,或從演說、書籍分享,促成我明確感受到自己的改變。


準備,以終為始的思維


縱然提早數個月知悉即將而來的演說,在內容構思上卻佔據了整體工程八成的時間。「Women in Surgery」題目之廣,如何講出新觀點?縱然以女性為主題,觀眾卻是男性為多,如何取得共鳴?更希望能對外科觀望的年輕學生「call to action」,這架構的安排頗費心思。

一直提醒自己:蔡校長提的「思考痛點」及楊斯棓醫師講的「起點行為」。我在閱讀媒體、參與講座時,不斷地擷取靈感、抽換預想內容。乃至大會將即還在反覆刪改,心情卻不慌張失措,因為確知,「以觀眾為本」就不會走偏方向。

最終成品,我以古諺「where there is a will, there is a way」,變形為題目「A will, a way, a woman surgeon」;用時事趣味「長頸鹿與咖啡」開場,接著點出女性特質塑造的三個框架,正因我們懂得用三種方法轉換束縛,佐以親身故事驗證—變形金剛的概念,便是女外科醫師得以長成及存活之道!。

「引導另類觀點,提出具體作為」是我此講目的,果然以終為始,才能達標。


簡報,圖重於文的畫作


思維架構如靈魂,還是需要化為形體(簡報)才能被看見、看懂。

謝謝自己曾經投注在簡報工作坊的學習,因著蔡欣宇醫師教導,在字型調整、顏色設計、圖片修改的能力上有底。縱使期限僅存數週,我也能有效率的在空白簡報上「作畫」,調整照片使其更具吸引力和故事性。

黃郁純醫師,也是這次國際大會上台講者,有趣的是我們不謀而合地盤算「上台表現前,讓自己變更好」,而一起在大會前兩週向陳偉挺醫師學習簡報精進。課後共識:大刀一揮,各自把初版投影片改頭換面,將「扁平化」現學現賣,果然觀眾反應更添效果。

「在重大賽事前,進廠保養暨升級」的確是不錯的猛藥,只是副作用「情不自禁地想砍掉重做」,在時間壓力及心臟負荷下需謹慎服用XD。


上台,跳脫傳統的勇氣


參與優質講座課程時,我也在學習講者風采,激發自己挑戰是否能全程不看投影片,專注把視線放在觀眾。

在福哥所著「上台的技術」這本書中,我學到採排方法:「腦中」播放簡報,反覆「出聲」演練。這樣全英文講稿排練,從挫折拗口,到流暢順稿竟然不到一天,乃至正式上台完全不延時,因此能專注當下,感受完全背對投影片時,更能使力在眼神姿態上與觀眾互動,更具溫度。

書中也提及場勘的重要性,為此我特地提前一天到會場,很充裕地測試筆電和簡報器,確認無線麥克風;不想站在講台位置,於是估量舞台寬度與螢幕距離,抓出了「臉上不會有投影」的舒適範圍。這些眉角,幫助上台時刻更顯流暢、漂亮、有氣勢,不須為了設備問題又添台詞:「oops, sorry」

楊斯棓醫師分享各種演講互動方法,鼓勵學員大小場合都能適用—雖有兩百多人吾仍往矣,發現真的連醫學會場合也能問答連結哪。會後,與舉手回應的美女醫師交流(新思惟之友真是無所不在!),能夠得到共鳴還有及時社團分享,相當開心。


會後,逐漸發酵的餘韻


與會分享的女外科醫師們生長自不同世代,彼此雀躍地拍照認識,從故事中感受各自的努力展現堅毅精神,更交流日後活動及促成合作—這樣的姊妹氛圍能夠讓年輕世代更具信心與安心投入外科。

學妹們在會後主動表示,謝謝分享的內容讓她們感到「開心」—更有勇氣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外科。一場演說,能夠被賦予教育和傳承意義,與觀眾連結情感,並且達到「call to action」,讓人感動。

聽到最光榮的評價是「好像在看TED演講喔」。雖然自忖距離那等級還有相當精進空間,但我想,之所以讓觀眾吸睛並且熱烈迴響,和其中是否有論述新觀點、視覺化投影片、講者站立位置、流程順暢自然、與觀眾互動等要素相關。

要在國際醫學會場合跳脫傳統,進行仿TED式演出,需要勇氣。謝謝主辦單位提供舞台,我在實戰之中更深刻體會許多細節,日後繼續觀摩調整。更謝謝眾多強者前輩們傾囊相授,輔以課中操作,讓我更有信心實際應用。

付出時間和精力,感受到自己的進化,感覺真棒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