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2017年5月29日 星期一

醫院裡頭為什麼有「教學門診」


作者:鄭伃書



醫師不是生而就會看診,是需要訓練的


門診,這個環境對醫師而言,考驗的是一種整合力。這個環境沒能像急診一般,可以迅速安排檢驗檢查,效率會診跨科團隊。這個環境也沒能像病房一樣,可以慢慢調閱過去資料,24小時監控觀察及時掌握變化。

看門診的醫師,要能夠從問診和身體觸診得到線索,當下決定後續檢查和治療的安排,同時考慮到下次回診的適當間隔;還要預測這段期間可能的病情變化,先做預告;更要在有限的時間內,安撫患者情緒、告知病況、衛教關於疾病的知識。


醫師不是天生會看門診


這種能力不是天生的,是要訓練的。在醫院裡頭各種科別林立,住院醫師在訓練過程之中,會因為選擇科別不同,接受那科專屬的訓練計畫。

然而「看門診」的訓練因科別而異。本就以門診就醫為大宗的「特定科別」(例如家醫科、皮膚科、耳鼻喉科…),會讓住院醫師獨立看診、佐以主治醫師支援。

至於四大科(內科、外科、婦產科、小兒科)的住院醫師訓練,都是從「住院照顧」開始,再進階到「急診判斷」,有一天,依著過去的這些訓練經驗,在當上主治醫師以後直接「獨立看診」,沒有支援,直接為自己負責。


平常的門診學習模式


四大科住院醫師訓練過程裡,完全沒有「看診訓練」嗎?也不盡然,但大多僅止於「觀摩」形式。學生在診間拉個椅子,觀看老師和患者互動,這就是「門診教學」。

或許有積極學生會換位思考,比較自己與老師的思維盲點。然而專業技術的東西,只看示範而沒有親身做過,會視整個流程為理所當然,造就「觀摩」與「實作」之間的鴻溝。

這個鴻溝,總要等到有一天學生自己「獨立看診」了,才從患者身上的試誤來累積經驗值。這樣的學習方法,對於醫病雙方都是潛在危機。


有效的門診學習模式


最快上手的方法,是翻轉過往「老師操作、學生觀看」的模式,角色互換—改由「學生操作、老師觀看」。學生在體驗之中,能夠發現看起來理所當然的一切,並非一蹴可幾。

老師在觀察之中,能夠發現原來自己習慣成自然的思維,其實對學習者是個鴻溝。接著,安排一段時間彼此交流回饋,教學相長。這就是在醫院裡之所以設立「教學門診」的原因:以「教學」為主要目的的「門診」環境。

看起來「教學門診」立意是良好且單純的。我觀摩過前輩們在「教學門診」的示範操作,也親身在醫學中心裡擔任「教學門診」老師,大家都是秉持著有效學習模式進行「學生操作、老師觀看」……我卻在過程中,發現理想與現實的三個差距。


理想與現實的差距


第一、患者覺得教學是你們師生的事,為什麼我要當白老鼠呢。

第二、初心者在學習過程中難免生疏不熟練,患者會轉向和主治醫師對話,或者主治醫師出手救援,這都打斷了學生的操作。

第三、師生交流回饋時間,大多著墨在知識傳遞,學生對於醫病溝通的認知,流於「知其然、不知其所以然」。


因此,我調整了教學方法,著手「以終為始:引導式教學門診」。在過去一年獲得百餘位學生肯定,獲得中國附醫第六屆《教學優良暨教學創新成果競賽》教學優良獎。

「教學門診」理想與現實的三個差距,可以怎麼解決呢。